讀字小酒館 群聚力量大(來源:20150211 中時電子報)
台北國際書展今起(11日)至16日,在世貿一、三館登場,今年紐西蘭主題國盛大舉辦,知名作家雲集;由獨立出版社聯合規畫的「讀字去旅行」展位今年擴大為35家出版社參與;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第二年參展,現場打造一台書車推廣「行動書車」計畫,成書展三大亮點。
「讀字去旅行」是每年書展能見到最多特異小眾出版品的地方,今年集合台、港、中35家出版社共300多冊書種,打造「讀字小酒館」主題空間,營造1920年代巴黎文人相聚暢談的酒館氣氛,滿架的酒瓶、暖黃燈光和書櫃,交織出迷人氛圍。
今年參展的個人出版社暴增,逗點文創出版社創辦人陳夏民分析,過去小出版社最大的阻礙在於發行,近兩年獨立書店蓬勃興起,讓小出版社多了許多賣書的地方。因為群聚力量大,也促使他們近期內將成立「獨立出版聯盟」,未來可共享資源、共同發書訊給書店,並聯合參加海外書展。
這些個人出版社尤以20歲到40歲年輕人創立、出版詩集或設計類圖書為大宗,如演員鄧九雲成立同名出版社,推出《小姐狗》、《流氓貓》明信片書;藝術創作者陳昭淵出版《霧散不開》等多部作品集;高雄民宿?捌旅居創辦《什貨生活》雜誌記錄鹽埕日常生活;黑文化出版連續兩年推出手機攝影集等,皆個人風格強烈。與獨立出版相輝映的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也為書展注入新意,今年共30家書店聯合參展,協會同時發起「行動書車」計畫,將募款送書到偏鄉,偏鄉民眾不是用錢買書、而是透過公共事務或社區參與累積點數,換購書籍,以書凝聚延伸社會討論。
感想:可能是自己不夠注意或者太少參加國際書展,從來就不知道有「讀字去旅行」的展位。近年來推動閱讀的風氣很盛,從各個角度各方下手推行,也見到成效,但仍然不夠普及,見到獨立書店和個人出版社越來越多,是可以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終於被看見了,但是還是會擔心持續性。閱讀的成效在短時間內不會很明顯,這些個體最怕的就是有很好的立意但銀彈不足,還是希望喜愛閱讀的大眾多多支持囉~不論是連鎖書店還是獨立書店、個人出版社,愛閱氛圍需要大家一起努力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台北書展設簡體館 規模創新高(來源:20150211 中時電子報)
第23屆台北國際書展11日起至26日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,今年以紐西蘭為主題國,從作家交流、台紐圖像小說展到原住民文化的對照,雙島對望成為今年書展的重要特色。除此之外,強調多元、國際化的台北書展,今年持續設立簡體館,由獨立出版社共同策畫的「讀字小酒館」攤位,亦集結了35家兩岸三地的獨立出版社,規模創歷史新高。
已持續第3年在台北書展內設立的「簡體館」,今年共計有近百家出版社參與,共3千多種、1萬多冊的圖書展銷。簡體館主辦方華品文創出版總經理王承惠表示,除了讓台灣同業及讀者可了解大陸最新的出版現況與趨勢,未來也希望整合「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」資源,使繁簡體書的常態交流能見度更高。
文學攝影 個人出版多
兩岸三地獨立出版社聯合參與的攤位,以「讀字去旅行」系列每年推出不同的主題,已成為兩岸年輕讀者共同關注的書展話題,今年的發想則是帶領著閱讀者進入都市,成為撫慰每位旅客的小酒館,相較於去年23家出版社參與,今年的35家創歷史新高,其中包括來自大陸的「雜字」,香港的點出版、文化工房、慢工紀實等。
「讀字去旅行」發起人之一,逗點文創創辦人陳夏民指出,今年參展的個人出版相當多,以文學、攝影和設計類書為主,個人出版的興起,也反映了去年獨立書店數量增多的市場變化,而持續走入書展的「讀字去旅行」,對兩岸的個人出版者而言都具有鼓舞作用。
擁抱世界 台紐交流熱
「台灣雖小,但永遠以開放的心胸接觸世界。」文化部長洪孟啟指出,台北國際書展從第1屆的11國參與,至今年共有跨5大洲67國參加,儼然成為亞洲最重要的書展之一;他也希望透過書展,持續邀請國際版權人來台交流,讓台灣作家及出版業走向國際。
紐西蘭商工辦事處代表范希蕾則指出,在紐西蘭本地的中文書店可看到紐西蘭作家伊蓮諾.卡頓的《發光體》中文書且銷售一空,即可知台紐近年文化交流熱絡。
感想:每年的國際書展都會有一個主題國家,藉由主題國家的重點展出讓臺灣民眾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,這真的是很棒的做法。新聞中提到簡體館參展的出版社大增,雖然看得懂簡體,但我不喜歡簡體,把文字的形體美都破壞了,不過,偶爾閱讀對岸的文字內容,還是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東西,比如他們的思維,他們的用詞遣字等等,尤其是工作後,總以忙碌為由,對於閱讀這件事不掛心,許多詞語與文字用法總是很心虛,藉由對岸仍保有的優美文句,倒是可以提升不少。
留言列表